台北市地方創生工作者資料庫

八仙六代園
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
寶藏巖文化村協會

八仙六代園-王宣智

八仙六代園1200x
八仙六代園600x

關渡平原的水稻文化傳承者:關渡平原曾是臺北市重要的水稻生產地,歷經時代變遷與都市土地開發,台北市部分田地、農作物漸漸消失。但是離捷運唭哩岸站約兩公里處,有一大片水稻田綠油油的滋長著,這裡是關渡平原的八仙聚落,先祖輩就在此務農的王宣智和鄭亦真夫妻倆,持續挑起為這塊田地耕耘、收割的重擔。這塊土地傳承到夫妻二人手中已是第六代,「八仙六代園」就成為這塊農地的名字,象徵青農肩負著稻田耕種與傳承水稻文化的重要使命。

食農教育體驗與推廣:王宣智與鄭亦真夫妻經營的八仙六代園主要作物是水稻,以陽明山的水滋養灌溉,延續古法並且不施化肥、100%無農藥使用,在地生產及銷售的經營模式,縮短產地至餐桌的距離,減少購買食材時所產生的碳足跡。除了可吃到當季最新鮮無毒的蔬果,也能減少對環境土地的破壞,給自己、給下一代保留更多的健康;更積極推動食農體驗教育,將聚落文化推廣保存,透過實際的參與,讓更多人認同土地、認識台北市農業。

未來的期許:自稱傻子的青農王宣智和鄭亦真,立志從事友善耕種,為了土地與下一代,為了護佑著這塊祖先傳承下來的農地。用溫柔友善的方式對待這片土地,希望這畝良田可以繼續承載大地的生物多樣性,更冀望下一代又下一代,還能低頭就赤腳踩踏田地、手捏農地泥塊,親近感受關渡平原土地的溫度,抬頭也能樂見到那黑翅鳶、大冠鷲在天際繼續翱翔。

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八仙六代園臉書
八仙六代園官網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推薦

台灣相信世代發展協會 Believe in Next Generation

相信世代是一個賦能青年世代的社會創新組織,凝聚青年的熱情與創意,成為城市創新的原動力。我們在一個很老舊的眷村,做著非常創新的事情。致力提出新世代的青年居住方案,讓青年公寓成為社區發展的種子,成立青年共學共創平台,成為青年世代的人生陪跑員。創造ESG社群咖啡,持續與台灣的影響力世代交流對話。

我們相信沒有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任何微小的努力,都是巨大改變的前奏曲。

我們目前的行動計劃包括:

💡 相信世代青年公寓:2021年為了緩解大台北地區60萬北漂青年的居住問題,我們成立相信世代ESG青年公寓,鼓勵入住的夥伴從青年公寓出發,展開ESG社會關懷行動,創造正向的改變,兩年來在大台北地區陸續成立六個青年公寓。

💡 相信世代青年學校:我們看見青年世代在劇變的環境下強烈的自我提昇需求,2021年開始成立相信世代ESG青年學校,融合線上討論與實體工作坊,聚焦全球財經、永續發展、商業趨勢、與自我成長四大領域,透過每週一次的社群共學,創造強大的學習複利效果。

💡 相信世代社群咖啡: 2023年七月,相信世代將在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的老眷村社區成立ESG公益社群咖啡,定期舉辦ESG相關的社群活動,所有咖啡的收入,將用來支持相信世代推動的ESG專案,同時推出《北漂拿鐵》的咖啡品項,以表達相信世代對北漂青年的關懷與支持。

💡 相信世代青年行動: 2023年相信世代正深入紮根協會工作空間所在的老眷村社區,與青年插畫家奧斯卡合作,以「相遇是一場奇蹟」創作主題,透過彩繪公共空間和戶外藝術裝置,結合二手市集,為老社區注入嶄新的創意與活力。

相信世代臉書
相信世代官網
相信世代IG

寶藏巖文化村協會

從107年開始,社區與寶藏巖國際藝術村開始合作,透過「寶村小散步」的活動,讓當地居民引領大眾進入寶藏巖,分享他們的故事。到了110年底,協會將這些年來的導覽經驗和培訓歷程進行整合,並對寶藏巖社區的歷史發展和社區脈絡進行統整。他們透過社區營造的角度探討如何傳承這些記憶,並利用公館商圈的提案機會與自來水處直接合作,以小觀音山為主體,深入探索寶藏巖後方的秘境。他們以居民自身的經驗,訴說從戰後至今的在地發展脈絡和地方記憶的保存,並以活保存的概念,講述「藝居共生」十多年來的歷程和經驗,讓民眾有機會更深入地認識台北城南的寶藏巖。

在一個聚落中,除了歲月的流逝,飲食文化也是傳承最久的一部分。臺灣的飲食文化遵循著開墾移民帶來的節氣特色,清明吃粿、端午吃粽、冬至吃湯圓,這些都成為傳統聚落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飲食文化不僅僅是飲食,更是鄰里間的分享和交流,寶藏巖也不例外。許園長和聖情姊繼承了傳統的手藝,但他們以新穎的方式重新詮釋這份技藝。他們的草仔粿不僅是食物,更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傳統文化對於植物的善用和知識;他們的湯圓也嘗試以不同作物的顏色染入,讓湯圓的顏色更加多元,這也是寶藏巖多樣面貌的創新。

在一系列的社群共學會議中,社區最終以「寶村好遊趣」的名稱,提出了整合前三項既有或新開發的體驗活動,並搭配寶村食府轉化而來的特色便當,並進行了試辦,邀請了大台北地區的社區夥伴和民眾參與。在4-5個小時的活動中,參與者從聽說寶藏巖到認識寶藏巖,進一步了解到社區和居民脈絡延續的主體性概念。從事社區營造的夥伴們在回饋中表示,他們認為寶藏巖的特色並不簡單,但他們也對於寶藏巖在政策性的變動中感到困惑。社區如何在兼顧經濟的同時,也能持續地保持寶藏巖記憶的傳承,這是社區未來需要思考的課題。

圖片來源:寶藏巖文化村協會臉書 資料來源:連結

寶藏巖文化村協會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