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草厝


林家草厝坐落於深坑炮子崙山區,是以茅草覆頂的百年傳統建築,靜靜佇立在山林間,承載著豐厚的歷史記憶與人情溫度。幾年前,林念貞女士因父母年邁返鄉,回到這片熟悉的土地,從頭學習製茶、種菜,逐步打造出一種自給自足、貼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也開啟了一段與眾不同的人生旅程。
起初毫無製茶經驗的她,憑著對家鄉的熱愛與一股韌勁,從零開始摸索,慢慢掌握茶葉製程的技術與節奏。更以創意融入在地風土,研發出風味獨特的無菜單料理,成為登山山友們口耳相傳的驛站。在這裡,賣的不只是茶與美食,更是一份用心款待的溫暖與人情。
林念貞女士用行動替老屋注入新生命,讓這座隱身山林的百年茅草屋,成為串連人與土地情感的溫柔所在。
資料來源:「青春還鄉─2024 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
大桶山泰雅藝術館


「不管做什麼事情,我腦海裡想的都是部落。」這句話,道出了田原對家鄉深厚的情感與牽掛。
對他而言,部落的山林與溪水就是最美的「藝術館」——因為生活與自然緊密相連,本身就構成了一種日常的藝術。從小在部落長大,田原以為自己熟悉一切,但直到某次參加電視節目通告,他才驚覺,自己對部落文化的理解竟是那麼有限。這個觸動讓他毅然決定返鄉創業,重新認識、也重新建構他心中那片山林的文化樣貌。
回到烏來後,田原發現,當地的無形文化資產多數集中在台電設施與舊台車橋梁等工業遺構上,卻鮮少看見原住民文化的身影。於是,他創立了「大桶山泰雅藝術館」,希望用「藝術館」的形式,保存與推廣部落中那些日常卻珍貴的生活智慧與文化記憶,因為自然生活的型態包含了老人家傳授的智慧,貼近自然就是藝術的表現。在部落,獵人進入獵場前會進行祈福儀式,這樣的習慣和儀式感強化了文化共識,使得大自然成為無圍牆的藝術館。
此外他也舉辦部落走訪不僅讓更多人了解泰雅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還促進了地方的文化交流與推廣。
他也希望藉此能吸引更多青年返鄉加入社區發展的行列。他希望透過這些活動和計畫,持續推動泰雅文化的保護與發展,同時增加部落的永續發展和吸引力,為地方注入新的活力。
資料來源:「青春還鄉─2024 地方創生微電影競賽」